化学哲思,诗乐载道
科艺沙龙
/ 一场科学与艺术的美丽邂逅 /
2023年9月25日下午🧑🚀,青浦区科协“全国科普日”进校园联合行动走进青浦区教师进修门徒娱乐附属中学,为200余名师生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会客厅·科艺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指导,并得到了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青浦区教师进修门徒娱乐附属中学、门徒娱乐、上海戏剧门徒娱乐附属戏曲学校的大力支持🚂。活动以“化学哲思,诗乐载道”为主题☝🏻,邀请上海门徒娱乐平台教授缪煜清、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张帆涛等🤾🏼,共同演绎了一场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盛宴🌔。
这堂“化学哲思🕺🏻,诗乐载道”的科艺融合互动体验式讲座,旨在向在场师生普及化学知识、互动演绎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首先🫷🏿🕙,全场观众共同欣赏缪教授的配乐诗朗诵《变化之学 化学之歌》。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化学的魅力,让在座观众领略到科学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在原创歌曲《化学之歌》的创作花絮和歌词解析环节,缪煜清教授为观众揭示了科学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他通过分享自己创作这首歌词的过程,以及举办首届上海市化学“奇思妙想”大赛的精彩花絮👈🏼👽,展示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无限可能。
《变化之学 化学之歌》的歌词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物质的正与负彼此相依🦁,接触、相连🥉🧒🏼、碰撞、交换,讲解元素之间亲与疏相互错肩🤽🏽♀️,排斥🙋🏽、试探、纠结👨👩👧、流连🧕🏼。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人脑洞大开🧙🏼🉐、耳目一新。原子相聚,分子组装,显微胶体,纳米成像,变幻万千的元素世界充满了科学之美;芥子尽纳须弥👩🏼🚒,毫端可览万千!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交错变幻共同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间。
在演绎科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环节,缪煜清教授娓娓道来,讲述我国历代著名的科学音乐人及其多彩的生平故事。
李诫是北宋著名建筑学家,编著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著作之一🌳,内容丰富,而且附有非常珍贵的建筑图样,成为当时官方建筑的规范。李诫博学多能🧑🦳,还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专金石、懂地理🦻🏽、研究博艺等。
明代的朱载堉精通绘画💪、音律、舞蹈、数学、物理、天文、历法、文学。用81档特大算盘,对2开12次方根😖。创建十二平均律👮♂️,影响了欧洲钢琴、小提琴等一系列乐器的理论基础。精确地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与地磁偏角。精确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和水银的比重。
清代的徐寿🧜🏿♂️,参与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翻译馆并参与主持翻译《化学鉴原》🔚、《法律医学》等西方科技书籍。参与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出版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现代的赵元任,是康奈尔大学数学学士📄,选修物理🦺、机械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音乐等课程👨🏼🌾,担任物理教师🛂🔋;哈佛大学哲学博士,选修音乐🍥🙇♀️,教哲学🦹🏽🦜、中文,研究语言学。后任教于清华大学,教授数学👛、英文、中国史🚬🚭、哲学、心理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是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门徒娱乐院士🦊。创作出中国第一首钢琴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曲谱。
这些才华横溢的人物不仅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对音乐、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他们的故事让在场观众深刻领会到科学与艺术之间联系紧密🚴🏻👨🏿、互相成就的特点。
接着🔋,青年歌唱家张帆涛献上了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钢琴版《教我如何不想他》👈🏼。抑扬顿挫🕵🏼♂️、悠远绵长的歌声,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无尽眷恋。
随后,全场观众在张帆涛的引领下💪🏽,共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深情的旋律激昂的歌词🆖,传递出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共同为即将到来的祖国生日献上美好祝福🧛🏻♀️。
此次“化学哲思,诗乐载道”科艺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跨界魅力,还为青教院附中师生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的平台👨🏽✈️。“杯子里的水垢究竟是什么?”、“人体的发声原理是怎样的呢?”、“为什么纸在浸湿后会变软👸,等干了以后却会变得更硬⇢?”、“书包里的尺和橡皮问什么会牢牢地黏在一起?”在活动最后的问答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踊跃与专家开展交流互动。一个个问题虽稍显稚嫩😅,但显示出同学们对科技未知世界的主动思考和探索之情。
来源:上海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