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语文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很多化学的概念难以理解或准确把握🐼,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比如,学生很难理解的化学键等概念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解读就很好理解👋🏿。汉字“键”表示把两个物体锁定或固定在一起,比如门闩,把两扇门闭合在一起。如《说苑·谈丛》🚭:“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所以化学键表示把原子结合到一起的作用力😔。“化学键”的英文是Chemical bond🐕🦺,其中bond和bind同源,而bi-是“二”的词根,所以bond表示把两个物质结合⏲、联合在一起。有趣的是🫴,单词bond的发音和含义近似汉字“绑”,在半导体行业常表示键合的含义🕓,通常直接音译为“绑定”工艺🧘🏿♂️,就是芯片在生产过程中把引脚与线路板连接。
又如,共轭酸碱对的概念也很难理解,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理解“轭”的含义。轭的本义是牛轭🔘,即耕田时把两头牛(一对)连在一起的木架子。共轭酸碱对就是相差一个质子的一对酸碱,体现彼此相关联的一对事物。“共轭”的英文是conjugate,其中词根con-表示共同的,-jugate与yoke同源🍋🟩,表示牛轭,衍生为连接、关联等含义🦞。而英语和梵语同属印欧语系,在梵语中有一个和英语yoke同源的词叫作yoga,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瑜伽👩🏽🦱,梵我和一的意思🛀🏻🤸🏼♂️,类似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
再来比较isotope(同位素)、isoelectric point(等电点)、isomer(异构体)、isooctane(异辛烷)等单词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iso-词根有时翻译为“同”🧅,有时则翻译为“异”,完全是两个反义词🖊!结合语言和化学的角度仔细分析思考,其实也不难理解: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isotope强调彼此之间共同的部分—— “具有相同质子数”🧑🏻🦯。
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化学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isomer强调的是彼此不同的地方——“结构不同”。
所以对同位素而言,尽管具有不同中子数⚛️,但有相同质子数🔑🙏🏿;对异构体而言,尽管具有相同化学式🍂🤹🏿♂️,但有不同结构。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矛盾的事物彼此依存。结合语言和化学来理解词语,甚至能让我们获得哲学和思想的感悟,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收获🧙🏼♀️。
化学、物理辅助理解文字
化学😋、物理等科学知识也有助于我们对文字的理解。比如⛓️💥,青草之青为绿色,青出于蓝为蓝色,青眼相加为黑色🔁❤️。那么⏱,为什么一个“青”字可以有这么多颜色?“青”字的甲骨文字形为,上木下丹,意思是矿井中所产的一种矿石,颜色同草木之绿色。这种矿石其实是一种含铜的矿石🙇🏽,其色青。由于矿石共生现象的存在🪟,青可以指一系列含铜矿石,空青🆔、扁青、绿青🧯、曾青、石青、碧青👰♂️、白青、鱼目青、杨梅青、青雘等⚖️,因为成分和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从绿到黑的各种颜色🦹🏿♂️🧖🏻♀️,有绿色、青色、蓝色🧖🏻♀️、黑色及其中间过渡色等😀。此后扩展到类似颜色的其他颜料或染料上🔶,通过不同原料、工艺的调配与组合✒️,获得一系列相关颜色👱,均可称之为青。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对青丝👩🏽🦳、青眼⏰、青烟、青天、青衣、青布、青牛📞、青龙、青春、踏青🙅🏿、青青子衿、青云直上、青出于蓝等词语所表达的颜内涵形成准确的理解和感知。
这种融通式的探究与思考有助于同学们对语文、语言和科学的学习与掌握。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融通百科👲🏿、与时俱进才能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科学内涵和新时代的意义💇🏿♀️,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汉语的魅力,感受语言🏄、文化和科学的魅力,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系2022年语文报社编辑出版奖获奖作品)
转自🤵♀️:强国号
来源:语文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