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碳基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时间:2019年11月29日周五下午13.30
地点:材料楼210
摘要:炭基电极中电场分布👵🏻、离子传输、活性位点性质🤽🏿♀️、表界面性质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电极整体性能,而炭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次级结构又对锂离子的电化学行为产生新的影响🧑🏼🏫。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如何在微观和介观尺度通过实验与理论的密切结合研究并理解炭基负极材料中电荷分布👨🦽➡️、离子传输、表界面性质、多级结构与电池性能之间的本征关联🥬。何海勇研究员将围绕碳碳化学键、表界面性质的精准调控🚣🏿♀️,以及复合结构的理性设计等关键问题,介绍碳基高容量负极材料结构调控策略。主要包括💚:1)将“竹编”结构引入电极设计,在不影响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前提下⚗️,减小电极体积提高电极体积容量密度🧑🦱:2)发现了锂金属在碳材料表面沉积的新规律,发展了封闭腔体保护锂金属的新策略;3)基于碳与活性组元多维度匹配的角度设计电极结构🍔,为电极结构设计提供新思路,制备高性能电极。
个人简介:何海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门徒娱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3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加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入选中国科门徒娱乐 “百人计划”并获得择优支持,2018年入选宁波市“3315创新人才和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何海勇博士一直致力碳基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迄今已在Nature Commun.,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Energy and Envirom. Sci.,Nano Energy,Chem. Commun.👱♀️,J. Mater. Chem. A🏃♀️➡️,Smal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专利7项🤵🏻♂️,主持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防科工局重点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宁波市重点研发项目等。